首页 >城镇建设 2024年-7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1

    “十四五”上海新城产业社区规划探索与实践——以奉贤新城数字江海产业社区为例

    作者:何凯页码:1-3

    摘要:上海“十四五”规划“新城发力”战略背景下,五大新城产业社区的规划建设,遵循高起点、高定位,并应体现现代化的高标准规划水平和建设标准。奉贤新城数字江海产业社区作为上海“十四五”阶段推出的重点产业类建设项目之一,力求打造新一代多元复合的产城中心。在规划过程中,江海产业社区强调产城融合核心理念,社区特色化为标准,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多重功能融合与立体复合,建立服务配套多元、生态活力开放的慢行友好街区,体现数字智慧、绿色低碳、安全韧性的发展目标,打造特色鲜明、活力智慧的产业社区形象和城市名片,本规划在规划弹性管控方式上有一定探索与创新,为后续新城区产业社区规划类项目、产业建设项目等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 2

    城市集约型内涵式发展的规划策略分析

    作者:欧阳诗韵页码:4-6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脚步的逐渐加快,为解决城市土地利用率较低、空间紧张、生活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从城市集约型内涵式发展角度入手,对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如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升级更新,以及城市生活体系不完善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和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可知,通过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区域、推广混合用地模式、加强企业创新引导、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等方式,能够有效推进城市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有着积极作用。

  • 3

    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功能及意义

    作者:王红贞页码:7-9

    摘要:2014年,国务院颁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使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进入到实施阶段。不动产登记是确认并保护民事主体合法财产权益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不动产交易工作平稳有序开展的基本方法。通过统一登记不动产,发挥登记环节的保护功能、公示功能及服务功能,能够切实提升不动产登记管理水平,增强不动产登记工作实施效果。针对此,本文首先提出不动产统一登记内容,分析统一登记各项功能及收集意义。提出存在于不动产统一登记环节的各类问题,明确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地产税收关系,以供参考。

  • 4

    老城核心区超高层居住综合体项目设计解析——成都东大街 45 亩项目设计实践

    作者:赵永宝页码:10-12

    摘要:随着近30年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年之前,大多以老城为中心向外缓慢扩张;第二阶段是2000-2015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涌现了大量的新区;2015年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放缓,以及房地产政策的变化,老城核心区的城市更新再次成为发展的重点。

  • 5

    文化保护传承下的城市更新实施路径探索

    作者:黄暐页码:14-16

    摘要:深入论述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之间相互融合发展的关系,进而表明了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应当重视并遵循的文化保护传承基本原则。城市更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载体和发展空间,而文化保护传承也为城市更新的再生再塑提供了新的灵感和灵魂。在此研究之上,提出了制订科学合理的城市更新规划,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资源,倡导社会各界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加强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并推进国际城市更新的合作与文化交流等文化保护传承下的城市更新实施路径。最后通过实际成功案例,展现了文化传承在城市更新实践中的应用成效。

  • 6

    探讨城市更新背景下社区空间韧性提升的策略

    作者:薛涛页码:17-19

    摘要:城市更新是对城市既有空间的改造和完善,在提升社区空间的安全性、宜居性的同时,也存在着更新内容单一、改造过程简单、空间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文章首先提出了城市更新背景下社区空间韧性提升的意义和原则,然后主要探讨了当前社区空间韧性现状和社区空间韧性提升的策略,以期为社区空间改造提供借鉴。

  • 7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信息化建设研究

    作者:刘青李可全页码:20-22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信息化建设成了一个重要议题。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信息化现状,探讨其在环境保护、资源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和潜力。通过对国内多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绿色信息化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揭示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能源管理优化和数据分析在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效率和环保性能方面的重要性。此外,通过实证研究,本文还评估了绿色信息化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提供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和建议,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8

    城镇综合开发项目绩效评估与成本管理研究——ABO+ 投资人 +EPC 模式视角

    作者:钟艳美页码:23-25

    摘要:在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城镇综合开发项目作为推动城镇建设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其绩效评估与成本管理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探究城镇综合开发项目的背景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ABO+投资人+EPC模式下的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估机制,深入分析了城镇综合开发类项目的绩效评估与成本管理机制,力求为相关利益主体提供决策参考,并为实践中的项目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 9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工程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发展

    作者:任庆军页码:26-28

    摘要:在快速城市化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标准化建设尤为重要。本文从给排水工程的标准化体系出发,深入探讨了其内涵、建设价值及发展历程。文章指出,尽管给排水工程在城市基础设施中尤为关键,但目前面临诸如标准不统一、系统种类繁杂、管理部门归口不明确等问题。通过对当前体系现状的分析,揭示了这些问题对工程效率和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地发展建议。以期优化标准化体系,提高工程效率,推动给排水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 10

    促进历史遗存与产业融合共生,盘活地区发展——以合浦县海丝文化小镇核心区建设规划为例

    作者:唐水莲页码:29-31

    摘要:针对如何在城乡建设中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开发建设的关系,如何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让文化发展事业迈入新台阶,是当前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合浦县海丝文化小镇作为岭南地区首个以“海丝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肩负着保护历史文物、振兴地方产业、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核心区建设规划中怎样借鉴和吸收“汉文化”“海丝文化”要素,将传统文化根基植入现代载体,实现“历史魂+现代骨”的效果,是本次规划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规划努力促进新旧共生,提升遗产价值,再造海丝汉郡,重现特色风貌。